2024年以来,江西省信丰县金盆山林场立足林区实际,发挥国有林场龙头带动作用,“四聚焦”推动集体林改提质增效,挖掘山的潜力,做足林的文章,引领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合作经营,找准“切入点”
作为全国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林场,金盆山林场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发挥“领头雁”作用,在服务集体林改工作中,跳出固有思维模式,从林农视角、乡村长远发展视角看问题,以林农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策引领、宣传引导,积极探索“国有林+集体林”“国有林场+农户”的场村共建、合作经营模式,扩大林场经营面积,带动林农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纳入林场合作经营范畴的集体林面积达1.13万余亩,为后续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生态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质量提升,找准“突破点”
金盆山林场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对签约的合作经营集体林进行中长期规划,因地制宜,分类经营,针对不同的林分,制定了不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增强集体林发展动力。
林场对集体林中公益林、天保林山场实施近自然经营。目前,已完成108亩天保林抚育间伐,探索形成天然阔叶林“间阔育阔”近自然改造林分经营类型和管理模式。通过近自然抚育措施,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景观效应,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林场对集体林中商品林山场实施大径材培育。目前,已完成120亩杉木商品林抚育间伐,探索形成人工杉木林“间杉育杉”林分经营类型和管理模式。通过抚育措施,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促进保留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木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林场计划2025年度实施的1000亩集体林中的公益林、天保林近自然经营项目,已审报“江西省百场兴百业百场带百村行动”项目。
聚焦增收增效,找准“增长点”
位于古陂镇大屋村垇背组的108亩集体林,天然阔叶林占70%、人工杉木林占30%。自1981年分山到户以来,林农由于缺乏林业技术和路子,林地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不高。该林地纳入首批场村共建、合作经营范畴后,金盆山林场科学规划、因林施策,对该山场实施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分质量,盘活林木资源,增加林农收益。
深化集体林改是促进林区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对于释放森林潜力、激发森林新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金盆山林场先行先试、勇于实践,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体林改经验和样板。
聚焦林权纠纷,找准“症结点”
金盆山林场在推进深化服务集体林改工作中,注重排查梳理林权历史遗留问题,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从历年的涉林矛盾纠纷、未发放到位的林权证背后、经营不善的山场上去发现问题,把问题的真实情况、产生根源摸清摸透,着力解决群众“家门口”的“烦心事”,促进山区和谐稳定。2024年以来,金盆山林场会同上级有关部门,解决林权权属历史遗留问题八宗,涉及林地面积60余亩。
古陂镇圳玄村村民邱某、曾某1981年分山到户时,在小地名“社缺”分别拥有4.5亩、3.6亩的自留山,但该山林在2008年林改换发新林权证时被遗漏,导致山上林木无法采伐和更新造林。2024年11月,金盆山林场获悉情况后,按照“尊重历史,注重事实”的原则,主动对接古陂镇相关部门,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调查、现场勘界等确认了山林权属,后续相关单位也将按照调查结果,对该山林权属进行正式登记和备案。
来源:江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