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这些年来,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愈发多的农村人为了生计开始外出打工,不种地的人是越来越多。而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人每年都会过着两地跑的生活,平时在外赚钱养家,过年过节的时候就会回到老家团圆。
虽然说现在有很多村民已经提前回到了老家,但因为常年在外务工,对农村的土地制度并不太了解。再加上有些人去城里落户后,很少关心家乡的政策,因此也没能及时地了解到一些新规定。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科普一些和农村有关的政策!再过十来天,民法典这部新法也将全面实施,和“房地”有关的三个问题农民早知晓!具体是啥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土地承包权的处理问题?
农村土地制度实施多年,现在承包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承包期一到,各村庄都会组织村民分配土地,但去年,我国提出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这项措施后,也意味着二零五七年之前,全国各地是不会再有大规模分配土地的情况。为了稳定承包关系,保障农村村民的土地权益,我国在新制定的《民法典》提出了一项和承包地有关的措施。
第一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调整承包地,除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之外,村集体也不得随意收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个消息的公布也意味着以前户口迁出必须交回承包地的规定已经失效,现在农民进城落户安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之护着决定如何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既可以依法出租、入股,亦或者用转让、退出的办法交出经营权,自己也可以拿到一笔补偿。
2、宅基地使用权的处理问题
以前,农村村民进城落户之后就会失去宅基地的使用权,虽然说房屋是村民个人私有财产,可以合法继承,但户口迁出集体是不能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也没有办法让房屋变现,自己可以放心地进城生活。如今,我国为了保障进城农民的住房权益,已经修改了许多规定。据了解;现在我国在农村开展的房地一体确权颁证工作中已经明确城镇户籍的农村子女继承老家的房子之后是可以依法进行不动产权登记的。
另外,在发布的民法典中也提到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问题,也就是说;明年开始,“地随房走”的规定会实施,进城落户的农村子女继承农房后也可以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其确权登记的证书上也会注明该不动产权为原村集体成员子女继承合法人。这样一来,农民以后打算去城里生活,再也不用担心老家的房子会被拆除收回了,只要有证书在手,那么都可以用这个证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来说是一项利民措施,针对农村目前的情况,释放土地资源,让村民手中的资产变活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手里的土地和农房得不到保障,那么村民也不放心流转,也不敢参与其他的办法让自己增收,所以,只有保住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才能促进农业发展,让沉睡下来的农房资源彻底激活,为有偿退出机制打下稳定的基础。以上就是笔者为大家分享的内容,对此,大家怎么看。来源: 民生热点